公司拖欠工资,该怎么办?
2025-09-2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网友认为: 表示,前公司,奇葩老板,欠了全公司员工的工资三个月,走了法律手段,然而并没有什么用,6月离职,至今,钱木有任何能拿到的动静。 仲裁只要证据明确,胜诉是必然的,但老板无钱可赔偿,或者赔偿的金额不够法院强制执行的门限,才是你最大的烦恼。 很多地方都有
用人单位到底能不能禁止员工讨论薪酬?
2025-09-24法律没有明文禁止,但是从理性上来说还是不建议同单位讨论薪资问题的。如果觉着自己的薪资与自己的能力不符,完全可以先考察自己所从事职业在市场上的整体价位,然后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之后,跟人事部门沟通争取,实在不行心理又过不去就只能骑驴找马,尽快安排自己的下一家公司了。一方面是自己的市场价值,一方面的公司的支付情况,另一方面是自身的定位取舍,决定了自己的薪资情况。 网友认为: 但是不建议讨论,为啥呢。因为一旦你发现工资不同,低的那一方肯定上班就会越来越不积极,或者还要去找人事闹一闹。而工资这个事情,
没有劳动合同是否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5-09-24你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庭会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当然,如果不提供也没关系,只要你有下面的凭证都是可以的。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保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网友认为: 你们签合同的时候都不让你们看条款,你们都敢签,劳动者手里没有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已经违法了,可以去告要求补偿,但是多少就不敢确定了,如果
老板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2025-09-241、你要证明雇佣关系的话,仲裁是不会受理的哈。因为,仲裁只受理劳动关系中的争议案件,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你说是雇佣关系,那你只能去法院了。 2、你说的有部分考勤记录、工资卡流水账单以及微信聊天记录,工资卡流水要标明是工资而不是普通的转账更好,如果这些属实的话,基本可以确定劳动关系。 网友认为: 我是四月入职到现在,每个月都延迟近10日发工资,而且没有签合同,社保也推辞说本月补交转正到现在的社保金,关于转正只有一封转正申请邮件,现在想举报公司再离职。 我现在工作十个月了公
退体年龄按档案为准还是以身份证为准
2025-09-23按照我国现行规定,职工退休年龄以档案原始记载为准。劳动人事部门在具体办理退休人员手续时,一般情况下也是据此掌握。由于目前赶上退休年龄的基本上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加工作的人群,由此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除了年代久远档案不清或不明确以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在当时时期国家政策允许“接班”,就是父母退休由子女接替上班。这样参加工作的也有一定比例。 网友认为: 档案可产生笔误,也可以乱涂乱改,那是不严肃的。身份证是拿着户口本办的,出生的的年月日是爹妈填写的,户籍是严肃认真的,最有法律效力。所以按身
用人单位辞退患病员工可以吗?
2025-09-23企业在辞退病假员工时候,一定在考虑清楚,防止增加额外的不良劳动关系。作为弱势的员工也知晓这些,保护自身利益。为了保护员工利益,病假是有医疗期的。在医疗期内,员工不同意协商的,不能辞退。 医疗期满后,企业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给员工。另外,对于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额外的医疗补助费。所以不是轻易就能辞退员工。 网友认为: 员工请长期病假,根据工作年限享受一定期限的医疗期,医疗期
录取通知约定赔3000违约金的规定是否合法
2025-09-2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得随意约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的情形只有两种,一种是《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也就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并且支付了费用。如果约定了一定的服务期,在服务期内劳动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单位支付违约金;另一种情形是关于商业秘密或者知识产权的保密事项,如果你有保密义务,在竞业限制内,不符合竞业限制的规定,你最后违反了规定,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网友认为: 一般理解,其权利义务不具商事内容,而属于劳动法律范畴。也就是说,除非符合劳动法第22条和23条规定,其他
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2025-09-2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为1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对于拖欠劳动报酬的,适用特殊时效,即该1年起算点是从劳动者离职之日起计算。 网友认为: 如果把双倍工资理解成劳动报酬,应当从离职之日起算;如果把双倍工资理解成赔偿金性质,应从入职第2个月开始计算。在司法实践中,双
签劳动合同时要注意的霸王条款有哪些
2025-09-231.“企业可以随时调整员工岗位、劳动报酬和工作地点,员工不得拒绝,否则企业可以解雇、罚款……”无效!如果企业未征得员工同意就调整岗位、报酬、工作地点,都违反劳动法,员工可以索赔。2.“员工和企业未协商一致或员工有未完成的工作任务,不得离职,否则赔偿……”,但签了服务期协议且接受了“专项培训”除外!员工只要提前30日通知,即可离职。3.“员工违反合同约定或有以下行为,须支付企业N元”——无效!除了竞业限制和服务期协议,其他情况下企业约定违约金是无效等。 网友认为: 竞业限制是指:劳动者在终止或解